2022年8月18日清晨,凤凰彩票 2020级生态学本科生在陈小勇院长、阎恩荣、张健、斯幸峰、瞿轶雯和丁媛媛老师的带领下迎着朝阳开启了为期14天的野外实践课程,跨越1131.5公里来到了丈量辽阔海疆的第一站: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厦门大学漳江口红树林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师生们在研究站门口合影)
成立于2003年的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霄县漳江入海口,总面积2360hm2,是以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濒危动植物物种和东南沿海优质、水产种质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为福建省最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美丽的漳江口红树林)
迎接师生们的是厦门大学漳江口红树林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王文卿。王文卿教授从事红树林湿地生态学研究多年,对东南沿海各地的红树林生态状况如数家珍,是我国著名的红树林研究专家。在18日到站当晚,王文卿教授就为我校师生开展了红树林野外实践的安全培训,并就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特征等详细进行了介绍。课前,我校陈小勇院长代表师生赠与了王教授一件丈量美丽中国的文化衫,以表谢意。
(陈院长赠王教授文化衫)
19日一早,师生们首先对漳江口红树林植被的整体分布状况进行了踏查,并初步调研了红树植物的生长、生态适应特征。虽然红树林里的植物种类比较简单,但是红树林周边的海堤上草木茂盛,长满了形形色色的草本植物。在踏查中,同学们发现了许多从未见过的植物,如苦郎树、红毛草、小刀豆等,也认出了一些入侵植物,如白花鬼针草。同学们一边听着讲解,一边采集标本,渐渐地对当地植物的情况有了初步的认识。另外,也理解了鱼塘开挖等人类干扰活动所导致的外来入侵植物对红树林构成的威胁。
19日下午,师生们热情高涨,利用样方法详细调查了这些海堤上的入侵植物种类和群落学特征。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同学们分为三组,分别进行了独立的样方调查以更深入地了解海堤入侵植物的生长与分布情况。之后,又跨过鱼塘和农田,就大面积分布的桉树林进行了考察,阎恩荣老师为大家讲解了我国桉树林的引种情况和所存在的生态问题。这个下午,选样地、拉样线、测高度、估盖度……同学们在这过程中逐渐熟习了作为生态人的必备技能。值得一提的是,样方调查时,狂风暴雨和阳光明媚在短短几小时中交替出现,作为合格的生态人,面对阴晴不定的天气也应处变不惊,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个生态人应该具备的意志品质。
(同学们对草本植物进行样方调查)
探访海岸卫士
首先,王教授为同学们简要介绍了漳江口红树林的基本情况和红树植物的主要类群。红树植物树干呈红色故称“红树”,植物体内富含单宁,还有特殊的胎生现象,即红树植物的种子在离开母树前就会萌发长出胚轴。红树植物的主要类群并不繁杂,漳江口的红树林植物主要有白骨壤、秋茄、桐花树、木榄、红海榄、老鼠簕、鱼藤、卤蕨等。
(师生们在红树林保护区门口合影留念)
(王教授为同学们讲解红树林典型物种)
根据王教授的介绍,红树林是非常特殊的植物群落,为了进一步了解红树林,8月20日,同学们深入红树林的秋茄林进行木本植物的样方调查。这是同学们第一次进行木本植物的样方调查,再加上在红树林里行动不便,起初同学们操作不熟练,进度比较缓慢,但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渐渐能够有序地完成样方的划定。王教授先为同学们讲解了林中主要物种白骨壤、秋茄、桐花树、鱼藤的鉴别方法,之后由同学们自主分组完成树木的物种鉴定和胸径测量。
(同学们在红树林里进行样方调查)
深掘滩涂园丁
为了探究红树林与光滩上的底栖动物和鱼类群落差异,同学们到红树林和光滩上分别完成三个平行样方的采样,并运用蜈蚣网调查两种生境类型的底栖动物多样性,同学们终于穿上五彩斑斓的滩涂袜到泥滩上抓螃蟹了。
(师生们下滩涂前合影)
(师生们完成滩涂底栖动物调查后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