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同学们深入理解我国的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思想,我校凤凰彩票 于2023年7月2日至8日组织开设了《城乡生态保护的中国智慧与实践》实践课程。课程聚焦中华文明视域下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历程、构建人类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新时期发展主题,设计了行走苏州河、南翔花园式污水处理厂、杭州西湖水质改善和修复工程、西溪湿地等典型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案例研学路线,还考察了南浔荻港村的桑基鱼塘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与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管理部门和村民进行交流和访谈,聆听大学生扎根乡村的创业故事。课程通过考察、座谈和研讨等形式,带领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们学习大都市、城镇、乡村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案例,开展“两山”理论价值转化的讨论和思维碰撞,体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共话城市可持续和乡村振兴的未来愿景。本公众号将陆续推出各小组的考察记录和学习体会。
第一部分:“探寻城市生态修复之路”
第一天,实习小队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苏州河梦清园和南翔下沉式再生水厂,探讨苏州河综合治理和城市污水再生的路径实现。第二天,实习小队前往西溪湿地,学习研究城市湿地保护和河流净化工程的生动案例。
下面由我们第一小组为大家介绍这部分的主要的行程。
苏州河梦清园
“ 苏州河从历史走来,带着吴淞江的浩淼烟波,孕育着上海,滋养着沿岸产业。从黑臭脏乱到碧水蓝天,一条苏州河,见证上海的风云变迁。”
上世纪的苏州河
本次城市生态修复考察从苏州河梦清馆开始。从苏州河两岸的发展史中,可以窥见上海从小渔村成长为大都市的过程。自近代开埠之后,随着远东第一造币厂、远东最大的面粉厂、中国第一支牙膏生产商等民族工业的崛起,苏州河从农业文明跨步到了工业文明。工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人口的激增,原本密集的城区河网被路网取代,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被肆意排放。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河水全线遭受污染,苏州河流入黄浦江时水的颜色“泾渭分明”。在桨声灯影里哺育了上海地区上千年的母亲河,沦为了鱼虾绝迹、黑如墨臭如粪的“臭河浜”。
上世纪的苏州河
随着发展的推进,人们为追求更好的生活水平,开始重视对污染水体的治理工作。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市政府决定治理苏州河,成立了苏州河综合整治办公室,重点整治苏州河流域水体黑臭问题。 苏州河的治理是一套系统的综合的整治措施和方法。第一步,截污控源,避免水体进一步受到污染。第二步,清挖底泥,控制内源污染;第三部,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曝气增加溶氧量等措施使水体COD和氨氮含量降低到一定水平;第四步,开展生态恢复和重建。
经过三期水质治理工程,苏州河干支流水质明显改善,干流和主要支流中心城区段基本消除黑臭;生态系统得到恢复,结束了27年鱼虾绝迹的历史,到2012年,河里已经发现了45种鱼。现在的苏州河不仅河道整洁、水面干净,两岸还建起23公里的绿色走廊和65万平方米的大型绿地,市容大为改观,生活、休闲环境得到充分改善。
今天的苏州河
“苏州河与上海如此紧密相连,流淌千年间,河畔孕育出上海最早的贸易港,也曾激荡近代上海工业文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再向着生态文明的方向演进。随着城市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推进,苏州河又将与城市人民深度相融,构建新的河滨生活。”
老师向大家介绍苏州河
在苏州河沿岸借助其线性空间的特征,多设置口袋公园、景观步道等公共空间,可供市民休闲散步,也设置了许多儿童设施,扩大了空间利用人群和空间活动可能性。除此之外在苏州河综合整治工程完成后,苏州河沿岸有众多绿色开放空问,如已经建成的梦清园、中山公园、长风公园等。这些景观设置,都大大改善了苏州河沿岸的人居环境并且让苏州河更好地融入和服务人生活。但是,对于该地区的景观设计,个人认为还有一些地方可以再做改善:也许应该在残障友好方面多补充。因为沿途有许多介绍苏州河的立牌上面有盲文,但是沿岸道路实际并不适合视障人士走,路面地形起伏较大,多有台阶,也没有路面视障指引。
苏州河沿岸口袋公园
梦清馆合影
南翔下沉式再生水厂
第二站,实习队伍来到有“上海最美污水处理厂”之美誉的南翔下沉式再生水厂。这座再生水厂位于嘉定区顺丰路科盛路路口,占地11.32公顷,日处理总规模达15万吨,总服务人口为39.7万人,服务面积达36.1平方公里,覆盖南翔新老镇区的8个社区。
污水处理车间
何谓下沉式再生水厂?通俗地说,就是设在地下的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等项目是维持城市运转的“标配”,但投入运行后可能会给周边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受到居民排斥,产生邻避效应。
为解决邻避项目难题,下沉式的设计让整个厂区都“藏”了起来。这就好像把污水厂建在一个封闭的箱子里,然后把整个箱体埋到地下,彻底消除对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
老师向大家介绍污水处理流程
水厂运用一体化改良型AAO(厌氧-缺氧-好氧法)技术,利用微生物的反硝化反应转化水体中的硝酸盐。沿着入口进入底下的污水处理空间,一个大型加工车间映入眼帘,这就是整个污水处理厂的核心区域,干净整洁且基本没有异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绝大多数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标准为一级A,而南翔下沉式再生水厂的主要出水指标达到高于一级A的地表水Ⅳ类标准,除了部分出水用于中水回用,其余高品质出水用作蕴藻浜河道的生态补水。
污水处理流程图
污泥采用离心浓缩脱水加低温风冷干化工艺处理,处理后污泥含水率仅有30%,可运往垃圾焚烧厂用以焚烧发电。快速高效的污泥处理也是南翔再生水厂的亮点所在。
污水处理前后对比
下沉式再生水厂已实现地上地下空间统筹规划,将单一的污水处理厂变成了城市生态综合体,实现了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具有土地集约、环境友好、资源利用率高的特点,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污水厂再生水池塘中的湿地植物
我们观察到,在梦清馆和南翔污水厂的水环境科普馆里,都有丰富的交互设备,比如互动式答题游戏和AR投影,这让高深的生态保护知识变的浅显易懂、生动有趣,通过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给前来参观的普通群众和中小学生科普了环境保护的相关现状和政策措施、宣传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这是科技在间接生态保护中的重要利用途径。
智慧化科普体验
南翔再生水厂合影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第三站,实习小队来到西溪湿地。在古代,西溪湿地的先民们巧妙地利用桑基鱼塘的模式开展生产生活,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积淀。西溪湿地的生态系统在民国时已濒临衰亡,2003年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的实施为湿地生态系统按下了“重启键”。相关政策规划将西溪湿地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分为“三区一廊三带”,采取搬迁整治、封闭封育等措施,恢复原始沼泽、田园风光和鸟类物种,营造特有的水域、地貌、动植物和历史人文景观。
在与当地的工作人员交流当中,我们了解到,西溪湿地的修复主要分以下几个步骤走:一、外迁农居,取缔养鱼业、养猪业等不利于水质修复的产业;二、布置地下排污管与市政排污管连接,取缔以往直接向湿地排污的做法,将湿地内污水统一排至湿地外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三、引钱塘江水入湿地,加快湿地的水流速度以提高湿地的自净能力;四、定期清淤;五、水生植物的配置。此外,为进一步加固岸堤预防水土流失,一根根松木紧密排列在堤塘边,形成一道护卫岸堤的不腐不朽的生态屏障。
大家与当地工作人员交流
现今的西溪湿地内部自然体验设施多数是在平面上进行延伸,但是在湿地当中植被茂密的地方,垂直空间的探索更有待发掘,垂直景观廊道不断转换的高差和婉转的路线带给了游客更多的趣味性。
亲自然设施参考图
西溪湿地内部大部分植被,人们都只能通过看的方式体验,而通过构建一些轻量化的景观装置,提供给游客向林间深处探索的停留空间,同时自然材料且轻量的形态,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影响,也能够与湿地环境相交织。
亲自然设施参考图
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宗旨:“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
2003年,杭州市正式启动了西溪湿地的综合保护工程,湿地内禁止养殖捕捞鱼类,许多世世代代生活在此的原住民停止了捕鱼工作,离开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鱼塘。西溪湿地的生态修复需要控制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影响,但村民们并未因此被彻底“剥离”开这块故土,而是将涔涔汗水化为浓浓乡愁,积极地参与到生态修复、产业升级中去,将湿地家园建设得更好的同时也享受到了生态红利,是“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
原住民摇橹船
部分原住民组成农渔产业部,参与到园区的各项农耕渔事的工作中,坚定地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原来作业用的渔船经过适当改造翻新,变成了可供游客乘坐的摇橹船,游客可以体验摘菜捕鱼等生态旅游项目;原本用来谋生的旧渔网在对水域情况无比熟悉的村民手中变成了水域保洁、守护湿地碧漾清波的“法宝”。值得注意的是,西溪员工中有70%是湿地的原住民。“湿地农民”摇身一变成为旅游服务工作人员,再就业后每年增收约5万元。此外,湿地环境优美,物业也在不断增值。享受到湿地修复带来的生态红利,目前房租收入也成为村民的一大增收来源,每户每年平均收取租金约20万元。自2005年开园以来,西溪湿地已累计实现营收24亿元,因西溪湿地建设搬迁到周边的原住民也从切身参与的湿地的保护和利用中获利,每户房产价值近1000万元,带动了原住民的共同富裕,实现了湿地保护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西溪湿地省级非遗文化 西溪小花篮编织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洪立萍于2007年在西溪开了自己的花篮竹编铺,实现了从原住民到西溪湿地经营者的转变。她不断创新小花栏样式,与杭州市各大中小学合作,将这项技艺带到了校园拓展课上,将非遗文化的种子播撒进学生们的心灵。
历史上,西溪湿地“梵、隐、俗、闲、野”的独到风光和气质曾令无数名人雅士挂怀,如始于南宋辇道的梅花盛景,缥缈无际的芦雪景致等。西溪湿地在考证基础上,合理种植了大片梅花与荻芦,打造出了“三堤十景”,还结合当地传统,开发了“探梅节”“花朝节”“龙舟节”“火柿节”“听芦节”“干塘节”等特色民俗节庆活动,推出了特色生态旅游项目产品渔夫之旅、向晚游等。既延续了当地的历史文化脉络,又实现了富有文化竞争力的生态旅游。
当地非遗——小花篮
西溪湿地实现了维护生态平衡、延续历史文化脉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断探索湿地保护和利用的最大公约数,是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体现了城乡生态保护的中国智慧,也为21世纪全球各地进行城市中湿地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模式。
杭州市西湖水域管理处玉皇预处理场
第四站,实习小队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西湖入水口净化工程的反应车间和在线监控室。
据介绍,西湖从钱塘江进水,每日进水量达30万吨。为了去除引配水中的污染物,部分水体将被抽取进入反应池,接受净化治理后再注入西湖之中。
西湖玉皇预处理场引配水图
治理过程首先添加絮凝剂,使水体中的泥沙、其他小颗粒物“抱团”凝成大颗粒絮体,渐渐沉积。接下来经过沉淀、泥沙分离、微生物反硝化反应等一系列程序达到降氨降氮、提高水体溶解氧的效果。在在线监控室可以看到,进水与出水的水体数据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这表明西湖入水口净化工程是卓有成效的。西湖引水工程对于西湖的水质保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西湖位于杭州的市中心,也是杭州市的传统文脉胜地,保证其生态环境质量对于杭州城市发展城市活力影响不言自明。
老师向大家展示引配水透明度
同时,这项工程也让我们对环境治理有了新的了解:在环境保护当中,人类不一定是完全退让的态度,我们可以通过对于自然水系的引调和治理,让自然环境更好地与人类生活融合。
西湖龙泓涧
龙泓涧是西湖重要的天然补给水源之一,在历史上曾为水阔草丰之地。但早年间,由于龙泓涧周边以茶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和餐饮产业逐渐被开发,茶园作物的施肥及餐饮废水又经降水形成的地下径流携带流入龙泓涧,致使龙泓涧流域氮、磷含量过剩,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龙泓涧的综合治理工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流程:一、查清污染源头,摸清自然水体的承载量;二、设置生态径流截流沟渠以防止短流,使水体与溪床充分接触;三、生态溪床修复,运用反硝化反应减少水体中的氮;四、生物填料接触氧化;五、生态净化塘等。据带队老师介绍,治理后的龙泓涧每天的氮净化量为0.5-1g/m³,去除率达到40%,显著地减轻了西湖富营养化负担。
难能可贵的是,治理工程并不改变流域环境和景观现状,也不采取大规模的工程施工,而是根据支流上具体的小流域自然情况因势利导地进行生态修复,体现了基于自然的治理理念。
西湖龙井茶园
个人感想
软件工程 王晓露:
这两天的参观学习让我看到,一方面是参观的展馆里运用了很多交互软件技术让人们更好地体验和参与到生态保护和治理中,另一方面是工厂的智能化终端和景区的大数据技术,这些都让我更深入地了解到我所学的软工专业知识可以与生态保护相联系和结合的点,激发我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态保护的实处中去。
经济学 陈烨馨: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河流,但随着城市的发展,河流是否一定会成为城市之殇?当年,在外滩苏州河与黄浦江交界处,那道著名的“江河黑黄分界线”警示着人们不要以牺牲环境为经济发展的代价。好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积极寻找修复生态的路径。从这两天对苏州河、南翔下沉式再生水厂和西溪湿地的考察中可以发现,城市的公共空间是影响居民幸福感的重要部分,而不同城市的地理、人文环境不同,对于城市生态修复既需要因地制宜寻求最佳路径,也需要富有魄力、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
上海投入大量资金对苏州河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利用污水处理厂化巨量的城市污水为宝贵的再生水源,提高了用水效率,开辟了较为稳定的“第二水源”。与上海相比,杭州的湿地资源和森林资源较为丰富,对西湖及其支流实行减氮工程,对西溪湿地进行修复,同时积极培育相关产业辐射引领发展。新时代城市治理应以保障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不断探索生态保护与利用的最大公约数,打造人民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景观设计 李婵缘:
苏州河与西溪湿地污染治理手段有所相似,同时,两地污染一定程度上都是因为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以及对待自然的态度不正确所导致的。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了解是逐渐发展的,在当时,人与自然发生冲突的时候,会意图征服自然,导致了自然环境的恶化从而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在治理的过程当中,要对于周边产业和人类活动进行新的思考和调整。
湿地公园选择了将人类活动迁出,保留一块纯净的湿地生态系统,为城市当中提供了重要的缓解热岛效应的作用。并且,成为一块城市公共绿地,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在这一规划当中,人们放弃了原有的桑基鱼塘生产生活,表面上看是放弃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却谋求了更为长远的发展。在苏州河沿岸的重新规划当中,部分选择了房地产,而梦清园所在地地区却选择规划了一个公园。
从短期效益来说,房地产能够很大程度上的收回苏州河治理的成本,而公园需要再增加投入。但是从城市整体规划来说,公园的建设长远来看更有生态效益,并且能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上海的城市公共空间是影响居民生活幸福感非常重要的部分,相比于杭州,它并没有那么多自然形成的湿地和森林,所以城市规划绿地以及滨江空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仅是说好的生态环境能够通过旅游业变现,更是通过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水平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长足的动力。
扫描下方二维码,探寻城市生态修复之路:
图文:陈烨馨、王晓露、李婵缘
视频:王晓露